综合素质评价难落实,区域统筹成破题之道

2022/07/06

“好专业·区域综合素质评价系通过全面性的过程记录、科学的评价管理,有效提高学校评价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并按照“省-市/区-校”层层落实与检测,确保评价公平性和写实性。”

 

新一轮高考改革已经在全国29个省区市逐步开展。改革内容涉及高考理念、高考模式、考试内容和形式、招生录取等方方面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高考改革。高考改革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招生体系,为中学建立相应机制创设了良好环境,有利于从源头上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推进。

综合素质评价是为了扭转唯分数、唯考试等弊端而推出的一项带有引导性的改革举措。综合素质评价重在体现教育内在价值的评价,评价本身的教育性可以使其成为教育的一个过程,这是综合素质评价最宝贵的品质。因此,综合素质评价应该注重过程性、形成性,但现阶段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更多的是聚焦于数据收集和结果呈现,为评而评。此外,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无法统筹、监管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各环节工作,也就不能确保其公平性。

针对于此,一方面,需要各级教育事业单位着眼学生成长过程和整体表现,将学生学习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进行全面、写实记录式评价,并积极把学生不断发展的精神世界、把他们的感知和追求的表现如实记录下来,并建立诸如以“成长档案”为主体形式的评价手段,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独特性。

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区域内统一标准的评价体系,通过“省-市/区-校”层层落实与监测,形成公平、透明的信息采集和评价体系,必要时通过建设省级、市级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满足区域内统一评价与管理及整体改革及发展的需要。在这点上,海南和甘肃两省的做法就值得其他省份借鉴。

海南省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

随着高考改革与教育评价改革持续推进,海南省教育厅将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列为一项重要任务,从2004年起,省教育厅组织力量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方法的专题研究,并于2008年起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网络平台的研发。2020年,由“好专业”对省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和平台进行优化与改进,搭建并启用新一代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

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优化升级后的海南省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实现了初中、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数据的全面打通,可以满足高考综合改革和中考招生评价改革的新需求。

截至目前,海南省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已完成高中学段所有学校的入校线下全员培训与线上管理员操作培训,平台用户覆盖全省131所高中学校学生。初中阶段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起试运行,系统稳定后进行全省正式运行。

甘肃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

2021年9月,甘肃省发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开始实行新高考。为了更好地应对改革带来的变化和挑战,甘肃省教育厅委托和气聚力教育科技搭建省级智慧教育云平台高考综合改革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辅助改革顺利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作为其中的三大模块之一,对于满足高考综合改革需要,提升教育管理和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估标准之一。

系统包括综素体系与指标管理、综素统计分析、综素档案查询、问题申诉处理、校级综素管理、教师综素应用、学生综素应用等多项模块,提供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收集、审核、公示、提交、送报、分析、汇总使用等功能,数据与学生学籍同步,并对学籍异动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支持甘肃省全省14个市州、86个区县、339所学校的2021级共计17万余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档案填写与报送工作。截至3月25日封档日,全省学生使用人数170847人,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已提交170299份,完成度99.68%,15万余学生档案实现了归档。

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发展。高考改革将其纳入招生体系,为中学建立相应机制创设了有利环境,通过学习先进省份做法,结合本地区教学管理特色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建设,可以从源头上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推进。


相关文章推荐